我就问一句,好男人都死到哪去了?
我结婚到现在已经超过六年了,偶尔却还是会接到电话询问:「请问您已经结婚了吗?」如果是在路上被问到,我可能会开心地想:「这个人是对我有意思吗?」但那通电话只不过是我在结婚前结下的孽缘,现在又来对我「勾勾缠」了。没错,那通电话就是来自「婚友社」。
你们应该都很清楚为什么一个女人会加入婚友社,但对方过了这么久再联络,让我感到愤怒。尤其当我说:「我已经结婚了,还是我介绍其他姐姐给你们?」电话那头却趾高气昂地回答:「不瞒您说在我们看来,二十岁的女生年轻貌美,属于最高等级,呃,那您说的姐姐是已经超过三十五岁的吗?还是四十岁呢?可能要多付很多钱加入才可以列入分级??」说的好像他们多不缺客人一样。
![]()
老女人在婚姻市场最终只是「石头等级」。我觉得好像被拖入韩牛屠宰场,撑开嘴巴、敲敲牙齿,然后被评价为「这个,out。」我身边有不少未婚女性,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,我大概知道她们为什么会异口同声说:「好男人到底都死去哪了?」
好男人没有去哪里,好男人应该还存在(尽管所谓「好」的标准非常主观),但社会对于「好女人」的奇怪标准,却会让好端端的女人提早远离「好男人」。所以我们没必要对分级的婚友社生气,婚友社的逻辑其实非常单纯、没有常识—女人上了年纪就变调了,所以绝对遇不到好男人。
不过更该警戒的是一句相当狡猾的话:「I know, BUT」。很多男人一开始装出一副非常能理解的样子,后来却切割说「但实际上就是无法,还是会优先选择『嫩妹』」,接着提出各种奇怪的证据,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。
我曾经和一个男性友人分享这类经验谈,(他是记者,每周都会在专栏上评判时事)他听完后说:「嗯,我可以理解,不過妳说的是事实吗?男人上了年纪后会变得稳重,但女人呢?我不确定。有些女人生育能力会降低,而且更容易发生难产的状况。」
嗯,这就是某个当上记者的男性回覆我的内容。我跟他谈到男女在婚姻市场里受到的不平等待遇,更令人遗憾的是,对于「上了年纪」的性别歧视,还隐约挑起了女人之间的对立。我曾经读过一篇报导,内容以男女的生理和文化角度来论述社会对于年纪的差别待遇,文中展现了比过往任何一篇报导都更深切的惋惜。但是,那又如何呢?社会大概不会因为这样就有所改变。光说不练的现实,才是促成更狡猾的歧视的原因。
年纪不过是个数字?现实并非如此
我们换个角度,来谈谈「男人的年纪」好了,事实上,男人也无法避免老化。换句话说,「年纪增长」并非局限在某个性别,但我们的社会却将这场论战更聚焦在女性这一边。男人上了年纪后,会散发出中年气息,跟小十岁的女人结婚,只会被评论为「很有熟男魅力」,但女人上了年纪,却不会被说是散发女人味,尤其如果跟年纪很小的男人结婚,大家反而会拼命从女人身上找出「关键原因」(是不是因为女方钱很多?)。
像我那位记者朋友那样,把怀孕生产不顺的责任都推给女人的说法,非常常见。我有个朋友五年来迟迟无法怀孕,最近好不容易怀孕了,她告诉我:「各种有的没的我都听过了,说因为我的子宫不够健康、超过三十岁才怀孕,问我有没有检查过卵子,还说我应该要在二十几岁就把卵子冷冻起来啊等等。不过啊,我先生从来不会被责怪这些。有一次我忍不住说都是我在检查,建议他要不要也做个『精子检查』看看,结果他就突然发火。他说男生哪会有什么问题?而且检查很麻烦,不需要。其实我觉得他是因为害怕真正的问题出在他身上,所以才会那样说。」
我想,如果把邻国日本发明的「精子检测工具Sperm Kit」告诉我那位朋友的先生,我应该会被当成坏女人看待。「精子检测工具」是在具有性别平等观念的背景之下诞生的,这种检测器是由Recruit Lifestyle Co. Ltd网路服务公司所制造,是一款能轻松利用手机检测男性精子健康状况的工具(打开工具箱后,男人将自己的精液装入杯中,十五分钟后用搅拌棒舀出一匙,滴在内含显微镜的载片上。在手机安装相关程式后,把载片贴近手机镜头录影,即可检测精子数、精子浓度及活跃度等各种数值)。这个能每天检测精子活动的携带型检测工具,让不孕的原因不再只会被归咎到女性身上。
|